1 丹参的生物学特性
自然分布 丹参植株适应性较强,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。常野生于林缘坡地、沟边草丛、路旁等阳光充足、空气湿度大、较为湿润的地方,主产于河南、山东、四川、江苏、安徽等地。
2生长特性 丹参性喜温暖湿润气候,可耐受一15℃低温。生长最适温度为20~26℃,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0%。其根系发达,耐旱忌涝。一般土壤均能生长,但以地势向阳、土层深厚、中等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。在5 cm土层地温达到IO℃时植株开始返青,3~5月为茎叶生长旺季,4—6月枝叶茂盛,7月之后根部生长迅速,7~8月茎秆中部以下叶片部分或全部脱落,8月中、下旬根系加速分支、膨大。
通过调控可能影响质量的那些内在和外在因素,保证丹参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和优良性,满足种植和临床用药的需要。
一·选地与整地 选择种植地点主要依据丹参植株的生长发育规律、对自然环境条件的要求及中药材GAP环境质量标准。育苗地应选择地势较高、土层疏松、灌溉方便的地块。翌春播种前再翻2次,结合整地施足基肥,整细耙平后作高畦,四周开好排水沟,以待播种。栽植地宜选择向阳、土层深厚、疏松、肥沃、地势较高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,若在山地种植,则宜选向阳的低山坡,坡度不宜太大。研究发现,土壤风化程度高低与丹参产量密切相关。丹参不宜连作,通过对1~4年不同连作年限地块丹参生长发育情况调查发现,2年后连作严重危害丹参生长,主要表现在6~9月份生长期枯苗率大幅度上升,地上、地下部生长量下降,根系数量、直径和长度减小,产量降低,根系外观畸形,有效成分含量降低。
二·繁殖方法 以育苗移栽为好。移栽成活后,苗系迅速成长,根系快速生长期明显滞后于苗系,但其持续时间长;根系数量变化呈双“s”型增长曲线,快速增长期分别出现在移栽后的30~70 天和140—200 天二个时间段。丹参素含量在移栽后140~180 天达到最高水平,丹参酮ⅡA最高含量出现在移栽后的100~120天。(种苗)繁殖时栽后40~45 天即可生根,药材产量最高,比分根繁殖增产62.5%。
三· 栽种方式与密度 丹参植株根系较深,种植时以采取高畦或起垄为宜,平畦种植产量较低。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及种植年限等具体情况来决定,以保证单位土地面积产量达到最高。最佳种植密度为25 cm×30cm,此时药材产量与有效成分含量最高,根鲜重可达2632 kg/亩,丹参素、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可达2.15%,0.42%。繁殖方式不同,种植密度也有差异,一般情况下,种子育苗移栽控制在10000株/亩左右,是所有种植方式中产量最高的一种方式。(因种子育苗技术难度较大,一般不是较为专业的科研单位很难完成),也可分根与扦插繁殖可适当提高密度,为15000株/亩左右,过稀则产量难以保证。不同繁殖方法、不同种植密度、对丹参产量与质量的影响,结果发现,以芦头(种植苗)繁植密度为10000株/亩,每亩施土杂似肥3000kg、过磷酸钙25kg、饼肥50kg,不仅药材产量高丹参酮ⅡA含量也高,达到了高产、稳定的要求。
四· 施肥 施肥是提高丹参药材产量的有效途径,但需要根据土壤基本肥力和植物生长不同阶段需肥特性进行。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氮、磷肥对丹参都有一定增产效果,但药材产量并非随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,施肥过多不仅达不到增产效果,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。移栽时用作基肥的氮肥不能过多,否则会影响出苗而最终影响产量。施用硫酸锌、腐植酸及增产菌等也都可以促进丹参植株生长发育,从而提高药材产量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,施肥对丹参药材质量有一定影响,氮对丹参酮ⅡA积累具有负面效应,随着施氮量增加丹参酮ⅡA含量逐渐降低;磷肥对丹参酮ⅡA累积呈现正效应,施用磷肥可以缓解施氮造成的丹参酮ⅡA含量下降。草木灰、枯饼与复合肥也有利于丹参酮ⅡA含量的提高。
五·摘蕾 在整个花期应及时不断地摘除花蕾,井注意现蕾即摘,不要等花开了再摘。摘除花蕾可以抑制植株的生殖生长,促进丹参根的发育。摘蕾与不摘蕾产量有极显著差别,摘蕾可增产0.5~1倍。
六排灌:移植后缓苗前应保持畦地湿润,确保成活。成活后一般不浇水。分株,根段繁殖的地块,若在春季收刨,需浇好封冻水。雨季要及时排水,以防烂根。追肥后要浇水。
七收获加工
种子繁殖一般2~3年才能收获。分株一般当年即可收刨一般在“霜降”,到“立冬”之间或春季发芽之前。在畦的一端顺行深刨,防止刨断。将根刨出后,去净泥土,晒干(防止雨淋或水洗)去净须根和附土,即可供药用。每3公斤左右鲜根,可加工1公斤干劲十足货。以条粗,色紫红,无须根,杂质少者为佳。